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8日宣布,對進口伊朗石油的中國和新加坡免除製裁,理由是這兩個國家“大大減少了”伊朗石油進口。此時距離美國製裁生效只有幾個小時。此前美國已將這種“待遇”給予了18個經濟體。
《紐約時報》評論說,美國豁免伊朗石油頭號客戶中國意義重大,它避免了中美之間一次潛在的嚴重對撞。共和黨則指責奧巴馬政府向“‘伊朗 起動器’中國頒發了自由通行証”,在這場“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中首先退縮”。鑒於中國對伊朗經濟的關鍵作用,華盛頓一直急於與北京更加密切地合作,不豁免中國將被視作外交上的一記耳光。
不過分析人士注意到,美國開出的“通行証”並不是無限期的,“使用壽命”只有6個月,到期后需要重新更新。這意味着中國進口伊朗石油的壓力並沒有消除,“遊戲”將在半年後迎來下一個高潮。同樣面臨西方壓力的還有此前已被美國豁免的印度等新興國家,隨着7月1日歐盟正式禁運伊朗石油,伊朗石油的交易渠道被越擠越窄,韓國甚至準備完全停止進口伊朗石油。
有印度學者在英國《金融時報》撰文說,“金磚”等新興國家並不與伊朗對抗,卻成了西方製裁伊朗的人質。
針對美國的“豁免”,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9日回應說,中國從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出發,通過正常渠道從伊朗進口原油,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,也不損害第三方和國際社會的利益。中方一貫反對一國根據其國內法對另一國實施單邊製裁,更不會接受將單邊製裁強加于第三國的做法